眼见不为实——浅谈翡翠的变色现象

俗话说:“耳闻为虚,眼见为实。”然而对于翡翠来说,我们亲眼所见并不一定是它的“本色”,这究竟是何原因?眼见不为实,我们又该怎么办?

image

在宝石学中,将宝石在不同光源的照射下呈现不同颜色的现象称为变色效应,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变石,它在日光的照射下呈绿色,在白炽光的照射下呈紫红色,因此被誉为“白昼里的祖母绿,黑夜中的红宝石”。

image

这一奇妙的现象在翡翠中一般不会出现,只是随光源的改变会出现轻微的色调变化。有几个品种则需要格外注意,例如紫色翡翠、豆种翡翠、晴水翡翠等,随光源的改变,其颜色会发生巨大的变化,所谓“色差一分,价差十倍”,选购翡翠时定要仔细考量。

image

紫罗兰翡翠高贵典雅,又透着一丝神秘的气息,它却在业内有一个不雅的绰号—“见光死”,也就是说有些紫罗兰翡翠在黄色灯光下颜色鲜艳浓郁,到了自然光下颜色就变淡甚至消失。因此,销售翡翠的柜台都会配有带暖色调的黄色光源进行照明,使翡翠颜色显得更加艳丽。同一紫罗兰翡翠在紫外线较强的高原地区,颜色会更加浓郁,这样在购买时需要特别注意。颜色较浅、质地较差的紫罗兰翡翠颜色在不同光源下变化较大,对于本身颜色十分浓艳的品种则色差并不明显。

image

豆种翡翠颗粒较为粗糙,呈短柱状,恰似一粒一粒的豆子排列在翡翠内部,因此得名“豆种”。这种质地下乘的翡翠却有着令人迷恋的颜色,虽不能与“帝王绿”相比,它那清新淡雅的绿色正与中国人的审美情趣相符,尤其是在柔和的灯光下观察,绿色会显得更加均匀艳丽,颗粒感也不那么明显,但是到了自然光下则会露出真面目。

image

晴水翡翠是近年来市场上新出现的名字,是将雨过天晴后湖水的景象运用于翡翠中,代表绿色均匀清淡、质地纯净细腻、透明度高的翡翠,其绿色严格来说并不是翡翠的颜色,而是底色。这种翡翠同样在灯光下看更加诱人,自然光下则会变淡。
古语说“月下美人灯下玉”,我们在选购翡翠时应尽量在自然光下观察,去除灯光对翡翠颜色的影响;而佩戴时,在柔和的灯光下,翡翠才会更好的展现它的秀美。